我们一路同行——记县派树洞征地二组顺利完成县委下达的征地签约任务

  • 2017-12-04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4644 次
  • 暂无简介


    云网讯(方圣炜 陈山泉文/图)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土地作为载体,没有土地,就没有项目落地,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为确保云霄经济开发区回乡创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9月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分别选派三个征地工作组进驻树洞村、大埔村开展征地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截止12月1日,县派树洞村第二征地小组已成功签约土地24户,总签约土地面积76.56亩,圆满完成县委下达的征地任务。


    县领导、区领导重视,是圆满完成征地的工作保障。9月1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重点项目一线挂职干部集体谈话会,县委书记王金狮为即将下派的征地干部们做动员、鼓干劲,县委副书记何霭、县政协副主席汤志远及云霄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关心指导征地工作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现场办公,为干部们完成征地工作解难题、增信心。

    凝心聚力,是圆满完成征地的工作基础。树洞村第二征地小组入驻后,全体干部迅速进入角色,第一时间向村两委了解掌握涉及征地的群众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五加二、白加黑”等超常规的工作方法深入涉征户讲透政策、算好明白帐,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工作组在面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想、不同年龄的农户时,做思想工作讲究方式方法,注意语气态度;在面对征地工作当中的棘手问题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主动上门走访群众,与群众交心面谈,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把村情、人情放在前;另一方面,加大与涉征群众签约工作力度,督促已签协议户的扫青、迁坟进度,特别是到11月份最后的冲刺阶段,第二征地小组充分发扬比学赶超、克难攻坚、敢于担当的精神,每天一分析,每周一汇总,确保提前顺利完成此次征地任务。

    以民为本,是圆满完成征地的工作法宝。征地工作事关发展,更关乎民生,唯有以民为本,在推进征地工作的同时顾及群众合法权益,真心诚意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做到和谐征地,赢得理解与配合。


    用真心敲门。在征地工作之初,入户走访吃闭门羹对工作小组人员来说家常便饭,但是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爱助人,做到了“心诚、耳顺、嘴亲、腿勤”,依靠将冷板凳坐热的决心,一遍一遍上门走访,沟通联系,与群众交心面谈,深入了解群众的抵触情绪以及历史遗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把好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我本不想签约,但你们县派工作组多次赶赴厦门做思想动员工作,很阳光、很耐心,不厌其烦,就是你们的诚意耐心弃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全家,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签约。”树洞征地二组剩余最后一户涉征群众吴养顺边说边签约。

    用诚心突破。通过多次精细化摸底排查,工作小组详细掌握了涉征群众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主要诉求等,进行核查登记备案,实行一户一档,并召开小组成员会议集思广益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情况的涉征群众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制定相应措施,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跟踪服务,为了能详细了解征地存在的一些问题,了解群众的诉求,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合法诉求帮助解决到位。当工作人员出现在涉征群众吴夹元的病房时,他瞬间愣住了,“真的没想到你们会找到这里,会来看我”,因病在漳州某医院住院的吴夹元说道,面对工作人员的嘘寒问暖,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吴夹元也曾是让工作人员最头痛的涉征群众之一,面对不断上门走访的工作人员,要么一副冷脸,要么干脆避而不见,所以,当工作人员打听到他住院的消息,并赶到市里医院去探望生病的他时,吴夹元瞬间被打动了。


    用公心立威。“民不患寡,而患不公”,在面对突出和敏感问题时,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统一政策、同一尺度与个案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前后一致,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不偏不移。

    多方协助,是圆满完成征地的工作关键。工作期间,县派树洞第二征地小组及时调度参与征地动员的树洞村村两委干部,准确发现问题,迅速研究对策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整体合力,集中时间,综合施策。同时,县派执法保障组及云霄经济开发区也大力协助,树洞征地二组“借力用力”顺利完成了县委下达征地签约任务,稳中有序扎实推进云霄经济开发区回乡创业园的征地扫尾工作。

    正是县派树洞第二征地小组忘我工作、敢于担当、优质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群众,从而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县派征地组征地工作。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解难,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全面打开工作局面。下阶段,工作组的工作重心将放在扫青整平上,力争早日完成签约土地的扫青整平。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