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金融业将迎来重大改革,外国投资者投资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的投资比例,最迟在五年后将取消所有限制。这意味着外资期待已久的金融领域市场准入问题将得到解决。
迎来重大改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11月10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说,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将放宽到51%;三年后,投资比例将不受限制。
目前,这项投资比例限制为49%,这意味着外企无法拥有中国证券公司的控股权。
朱光耀说,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至于保险业,将在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这次宣布的金融行业开放力度远超市场预期,力度空前。
他还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的质量、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等都有极大的改善和提升,所以我们现在更有信心应对更激烈的挑战,不再惧怕外资的竞争。”
引发热烈反响
据埃菲社11月10日报道,在美国和欧盟期待多年后,中国11月10日宣布将在短期内向外国投资全面开放金融部门,允许外国企业成为中国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
报道称,据花旗银行集团此前估计,中国的债券、证券和银行资产市场每年交易额超过50万亿美元,在向外国资本全面开放之后,这一数字在2025年将翻番。
中国欧盟商会认为,虽然该措施来得有点晚,但是方向正确。汇丰银行的分析人士表示:“今天这个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重磅’消息与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当前时机继续改革的观点非常契合。”
机遇风险并存
据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中国11月10日宣布大幅放宽外资对中资银行的持股限制,标志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开启。
报道称,在经历此前十余年快速、粗放式的发展后,外资的进入有望促进中资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学习先进业务经验,并改善公司治理。
分析人士还指出,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多年的实践看,其在风控、产品等方面均存在“水土不服”的病灶;而且,由于当前银行业利润增速及资产质量承压,对外资的吸引力可能也有限。
江山金控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表示,此举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也跟中国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报道称,盘古智库研究员吴琦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外资银行在本国母公司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对中国银行业造成一些冲击”。另外,由于外资银行的身份,也对如何更有效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