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讯(吴琼君 翁李靓 蔡江龙 张文森 文/图)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将产业扶贫作为持续脱贫的动力引擎,打出“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互联网+”组合拳,引爆“1+N”聚合效应,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和煦的阳光里,一条蜿蜒的观光木栈道盘龙般醉卧在和平乡棪树村枇杷林中,置身枇杷园,放眼是望不尽的绿意,蓝天的映衬下,一幅幅灵动的“枇杷娃”彩绘图活泼可爱,述说着棪树村的文化故事,在这里,每一处三五成群的游客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蛮不错的,跟我刚来九几年的完全不一样,景观、农业特色,完全是很进步,比我们台湾还进步,这里枇杷很大而且很甜,一个特色,我们都会来运动,非常好。”常山台商游客林永通接受采访时说道。
台商游客廖应诚感慨道:“这地方第一次来,我本来就很喜欢这种有山有水的地方,这边给我印象特别特别好,因为到处都是绿色的,枇杷也很漂亮。”
据了解,棪树村地处美丽的乌山脚下,是革命老区村、市级扶贫重点村,在脱贫致富路上,这里把枇杷产业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依托万亩枇杷园,2015年开始投资3000万元,打造枇杷生态观光产业园,建设1.2公里观光木栈道,以枇杷娃为主题,建设枇杷文创村,发展乡村游。”云霄和平乡党委副书记黄志焕向我们介绍。
随着棪树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慕名而来,仅今年春节期间,客流量就达到12万人次。村民们在“涂鸦墙”下,“枇杷海”中做起了“家门口”的生意,日子就像“枇杷娃”文创图案一样——斑斓多彩。
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吴建民很是高兴:“自从去年建栈道以来,游客大巴非常多,对棪树村民就非常好了,枇杷都拿来这边卖,数量卖非常多,各家各户不担心枇杷销不出去,销路非常好,我自己种了300多棵,一般年份好的时候平均一棵收200多块,300多棵收入6万多块。”
村民吴建民告诉记者,他和其他种植户一样,在往年,枇杷季收完就又得奔波到外面去打零工,今年瞧着乡村旅游这么火,索性就在家里开起了食杂店,把枇杷系列做到底。
“我这里卖的都是自己出产的农产品枇杷、枇杷膏、枇杷花,一天最高峰期卖一千多块。”吴建民说。
除此之外,我县还推行“电商+扶贫”营销模式,有效拓宽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贫困户的农产品不仅卖得了,更卖得好。
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斌斌说道:“我们来这边做电商的话一般先教他们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变成网货、如何订制包装、如何谈好快递的价格、如何做好产品的保鲜,整个枇杷季可以做到每天400单,大概每天1200斤的销售量。”
据不完全统计,枇杷采摘季期间,电商助力枇杷销售了约12万斤,枇杷系列副产品供不应求,杨桃采摘季期间,杨桃销售了约15万斤,一斤卖出了五斤的价钱。
“去年我们电商的产值超过15个亿,而且2016年的农产品上行量我们在十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中排名第一,比如下河村我们组织了贫困户组成专业合作社,去年单单杨桃贫困户月增收2000元。”云霄县电商办主任郭玲说。
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互联网+”,我县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一步一个脚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正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由2012年的27182贫困人口,降至2016年底的5063人;扶贫对象收入显著提高,由2012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5元,升至2016年的14097元;造福工程累计搬迁5772户24098人,建成21个集中安置点,10多个自然村整体搬迁。
县精准扶贫服务中心主任李聪林告诉我们:“下一阶段我们要按照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围绕40扶贫开发重点村和5063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总目标,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为抓手,深入推进千名干部结对帮扶活动,牢牢抓住五业促脱贫这个思路,因户施策,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在2018年我们云霄县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加的是致富路 减的是贫困户。在采访的时候,不管是村民还是干部、企业,在聊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时,他们脸上自然流露的笑容是对近几年发展的认可,是从游客到“吃货”,嗅到无限商机的喜悦感,一产接二连三格局的迅速发展壮大,真正有效激活了农村经济,使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一大片贫困村摘下了贫困帽。由此,我们有理由更加坚信,在未来三年、五年、十年的时间里,云霄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云霄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