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03.39万亩,森林覆盖率67.81%,森林蓄积量343.8万立方米,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福建省森林县城”等称号。近年来,云霄县以“做深改革、做优生态、做强保护、做大产业、做实基础”为改革重点,将森林质量提升、国储林建设、商品林采伐改革、沉香发展等纳入林业改革重要内容,先后出台《关于持续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云霄县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六个一”改革模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夯实水清山绿民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对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实施“生态美百姓富”的云霄路径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一是激活三权,“一松一紧”深化采伐改革。
通过减政便民和“松、紧”政策引导,做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相衔接,使涉林服务更高效、便民、精准,有效加快商品林地类的发展,激发林业改革发展新活力。
“一松”,即放活商品林采伐。出台《云霄县人工集体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从服务站点延伸、拓宽办证途径、推行“委托代办”、试行人工集体商品林由林权所有者自主确定采伐类型和主伐年龄等方面,优化提炼十三点改革措施。在全县实行林木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审批;对林木所有者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超过15立方的,执行取消伐区设计、精简伐前查验等程序,强化减证便民举措,深化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
“一紧”,即收紧重要生态区位的桉树采伐。为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改善漳江流域水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同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云霄县部分重要生态区位林地限制发展桉树的通告》《云霄县重要区位限制发展桉树专项规划》,决定延长现有水源地一重山桉树林的采伐年龄为10年,今后新种的桉树将不予办理采伐手续,将重要生态区位优先列入国家储备林收储范围,加快推进省级生态林桉树采伐改造。
二是调整林分,“一退一改”优化结构。
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森林结构,解决桉树纯林占比较大等问题,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的收储工作,“退”“改”两方面同步开展:
“一退”,即鼓励林农实施退桉退果。出台《云霄县珍贵用材树种造林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全面落实珍贵树种补助政策,引导林农逐步退出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区位的果树、桉树的种植,加强退化林修复工作,修复提升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一改”,改种沉香等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出台《云霄县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引导示范、行业管理等方面深化推进沉香产业发展。县财政加大对沉香产业发展的投入,每年统筹1500万元作为沉香产业发展基金,打响云霄县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目前,全县共种植沉香6000亩,其中奇楠沉香1800亩。沉香林预计7至8年可采收,每亩产值可达9万元,每亩利润可达4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打通“两山”,“一加一减”明确导向。
全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倍数效应,以“一加一减”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双推进。
“一加”,即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云霄是福建省沿海县区最早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县区,该项目以国企“云霄县福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计划总投资11.51亿元,收储林地12万亩。目前项目已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9亿元授信审核,并正式签订一期融资贷款合同。项目在收储林地时以“村企合作造林”的方式,充分发挥国有林业公司专业技术、资金、经营管理、林业科技的优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有效破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存在的林地分散、投入不足、经营粗放、管理低下导致乡村森林质量不高、林木经营收益低下等问题。目前该公司已在坪水村、峰头村、外龙村等村庄收储近2000亩林地,以“固定收益+利润分成”的改革模式,实施“林票、地票”工程,拓宽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渠道,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生态优化、产业振兴、绿色发展、群众致富的有机统一。
“一减”,即积极融入双碳计划,发行碳票助推节能减碳。目前云霄县峰头水库200亩新造林地,已纳入漳州信息产业集团的碳票发行试点,标志着云霄县碳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更进一步推动全县探索林业碳汇项目化、金融化、资产化,让“青山变金山”“碳票变钞票”,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汤一帆 张伟艺 戴园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