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梁山:老茶山飘出新茶香

  • 2017-05-10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809 次
  • 暂无简介

    (云网讯)在云霄县,有一座山叫梁山,明代开始因盛产茶叶闻名遐迩。九十年代,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梁山茶曾一度没落。如何让老茶山重焕生机呢?当地种茶能人对梁山茶的发展进行了探寻、摸索。如今,古茶山盛景重现,茶香氤氲。


    初夏的梁山,烟雾缭绕,犹如茶的海洋。放眼望去,一丘丘郁郁葱葱的茶园呈梯田状分布。绿丛遍山野,雾绕茶飘香。正值产茶旺季,茶农周朝龙又忙活起来。周朝龙原本经商,与茶结缘却是因为一本书。14年前,他无意中翻到一本古籍《漳州大明府志》,被梁山茶悠久的种植历史吸引住了。

    梁山茶农周朝龙告诉我们:“漳州大明府志里面(记载)正德年间,就是在1506年的时候,梁山的茶叶就是属于漳州地区的贡品茶,延续到现在。现在可以查到的茶树,原始的古茶树现在也有,也有能够查得到的,也有实际(存在)的茶树我们可以去拍照摄像都可以。为什么现在我想要去种植茶叶就是因为有这些历史背景。”


    于是,那年开始,周朝龙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他的种茶事业。基于梁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产出的茶天然无染、长势喜人。渐渐地,周朝龙的茶园拓展到了五百多亩,种茶业也渐渐上了轨道。俗话说,“好玉还需配好工”。有了好茶青,怎么焙制出梁山好茶更是关键,对此,周朝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他说他们的制茶工艺是根据史籍记载,包括以前从生产队,从大队里面找那些茶师、工人来传授。包括他们现在找到梁山的古茶树,配合现在传统的手工制法,来突出梁山茶的特色。他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目的是为了突出梁山茶的古早味。

    手工制茶费时费力,杀青、揉捻、理条、烘焙几个步骤都是由人工来完成,是一件体力活更是一件技术活。

    周朝龙告诉记者,十个人用机器可以一天做两千斤的茶青,如果是手工业,20个人可能一天就做几十斤。用传统的手工做法,它的古早味比较浓,梁山茶的特点就是这样。


    加入了制茶人独具“匠心”的手工茶,比机械茶更香,味道更醇厚,也更耐泡。

    东厦镇荷西村的村民周顺海说:“茶叶好在香,春季泡水后浓度非常够,吃出古早味,吃出山气、山香,我们这里主要有很多的岩石,岩气、山气,几样自然条件,天然的。原来就是取这里的岩气,山气,因为这里的海拔比较高。”

    现在,周朝龙的茶叶基地已初见规模,产业不断发展,还带动了本村许多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脱贫。老茶山飘出新茶香,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梁山周朝龙向记者介绍到:“我们种茶、采茶的时间春夏秋冬都要雇村民来采茶,一季度都要雇到五六十个人,有的是算一个月工资,比如说3000元到3500元,有的是一天男的工人要120元,女的100元,这部分也带动一部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荷西村村民周春自很高兴地跟记者说:“有吃有业非常好,我们在这里做都不用担心生计,老板对工人也都很好,来这里做的工人个个都很高兴。”

    村民周顺海也说这里一个空气好,水好,风景好,他们在这里明显体格好了很多,这里都没有污染,没有杂质,非常好,他们来到这里体格也好起来,这里住久了可以长寿。工资的话,老板包吃住,工资都可以剩下。

    另据了解,为显著提升东厦镇茶叶产业生产效益,近日,云霄县政协主席王彩云、县政协副主席谢惠君带队深入东厦镇梁山调研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调研组一行来到梁一水库和龙翔茶叶有限公司,察看公司茶园建设、茶叶生产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就如何继续推动东厦镇茶产业发展,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王彩云要求,企业要加快茶园和茶叶加工基地建设,做到有机种植、科学加工,加大茶农对茶苗种植和管护的技术指导;东厦镇政府要做好服务,积极做好政策支持,配合茶叶企业开展各项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据悉,近年来,东厦镇通过引进茶叶企业和聘请武夷山茶艺师驻厂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茶叶产业发展,不断完善茶叶产业服务,着力夯实茶叶产业基础发展,加强茶叶生产组织化,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提升茶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已逐步形成东厦茶叶产业的品牌效应。(许颖朱淮杰 朱明强)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