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历史跨入新世纪。
厦门,已从昔日的海防小城逐渐崛起,但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岛内岛外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001年2月24日,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岛内工业将向岛外转移。
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厦门,要求厦门“壮士断腕、金蝉脱壳”,向岛外拓展。
“缩小岛内外差别”,成为厦门提速发展的突破口。
6月26日,中共厦门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厦门城市建设作出战略性调整,决定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
8月18日,习近平在省人大代表“回家”活动中,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又一次踏上厦门岛。他深入厦门象屿保税区,了解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情况,还与在厦门的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座谈,就如何使保税区成为厦门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商讨。
他说:“作为我省的龙头,厦门要在新世纪再创新辉煌,一定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新思路,要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都市来规划发展。”
2001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分别比当年全球、全国、全省经济的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但12%不是一个理想的速度——在当年15个副省级城市中, 厦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最后一名。
“厦门经济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最佳境界,有再提高速度的必要,有再提高速度的空间,也有再提速的条件。”当年市统计局的分析报告这样写道。
2002年5月,福建确定加快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提出要大力开拓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以改变福建省23个城市规模偏小、难以承担区域经济中心作用的现状,明确厦门“向岛外拓展”。
2002年6月12日,习近平专程赴厦门调研。
他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同安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马巷后莲开发区洪氏企业、如意食品有限公司、开元区下何船管站、国家会计学院、市公交总公司、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厦门卷烟厂海沧新厂、翔鹭石化PTA项目工地等处。
6月14日,在省市领导座谈会上,习近平直接点题: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发展,厦门本岛基本饱和,而岛外发展明显滞后,经济腹地空间小……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经济发展腹地,已成为厦门城市建设发展当务之急。
“要加快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加快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他提出了坚持“四个结合”的跨岛发展战略思路。
首要的,便是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以厦门本岛为中心,在本岛以外的大陆沿海建设不同功能的组团,形成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内外一体、城乡一体,共同发展进步。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动员令发出,厦门就此“舒拳成掌”,拉开城市格局与骨架,跳出131平方公里的本岛,投向1573平方公里的全域。
2002年11月,《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出台。根据纲要,厦门要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
2003年,为了适应海湾型城市总体建设的需要,厦门行政区从七个调整为六个。
2006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首次超过岛内。
2010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岛外集美、海沧、翔安、同安各区迅速崛起,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等建设如火如荼,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岛内外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这座城市“扩容”了 !
2017年9月,凤凰花开,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这座海湾型城市。
“当时的厦门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晚上的灯光是非常稀疏的,外国商人和游客也很少见。如今,32年过去了,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习近平回首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夜晚到处是灯火辉煌,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当地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用自己的双手把厦门变成了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大厦之门,越开越大 !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