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地处福建北部、闽江之源,是福建开发最早、面积最大、农业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市。自古以来,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2/3。正因为如此,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平的经济总量一度位居全省前茅。
但南平的农业经济也因此留下了两个极深的烙印——粗放型的小农经济、单一种植结构的计划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从长期短缺转为相对过剩,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伴随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闽北传统农业原有优势逐步削弱,“三农”问题日显突出。
“闽北农民长期以种粮为主,他们习惯于‘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的体制,面对当时的农经结构调整,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怎么卖?……全是‘问号’!”时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潘剑才说。
1997年,南平市平均每亩耕地产出仅为1185元,低于当时全省1592元的平均水平,仅约相当于另一农业大市漳州的1/3。
粗放型农业只能提供粗放型产品。1997年,南平市场上本土柑橘均价五分钱一斤,还卖不出。而那时从日本进口的红富士苹果,六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这便是那个时候南平“三农”的现状。
2002年8月,习近平在发表于《求是》杂志的署名文章《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中,对南平的“三农”问题总结道:“农业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市场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广大农民希望农业科技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致富道路,而当前的农村科技推广网络残缺不全,陷入困境……”
如何摆脱困境?关键还在做活“人”这篇文章。
1997年,习近平在南平市调研“三农”时,敏锐地提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靠高素质的农民,农民素质低下,什么事都难办,也不可能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希望和担忧都在农民素质是否提高!”习近平说。
1998年,持续11天的大暴雨造成闽江流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闽北农业生产雪上加霜。
洪灾造成了近76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当时南平市十个县(市、区)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其中农业损失32.51亿元。更糟糕的是,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毁损严重。
预期之中的时代变迁,意料之外的自然灾害,把南平彻底推向了“十字路口”。
1998年10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再访南平,调研灾后重建工作。
“习近平同志先后走了武夷山市、建阳市、建瓯市和延平区,经过调研他发现,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闽北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滞后、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愈发突出。”潘剑才说。
调研期间,在建阳出席全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县)对口联系共建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指出:“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科技兴农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现代化。”
“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习近平“问诊”南平后开出的“药方”,说的是科技之于农业的作用,点醒了南平的决策者。
“科特派”的“种子”,就此播下。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