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9日,正在建阳向当地果农传授技艺的谢福鑫接到一个通知后,急急忙忙地往顺昌赶。
原来,习近平来顺昌调研,要到张墩村的葡萄种植园看看。
彼时,闽北的绝大多数葡萄园,谢福鑫都曾倾注心血,自然了如指掌,给省长介绍情况的任务非他莫属。
谢福鑫是南平市委农办的科技骨干。早在1988年,他便从日本长崎引进巨峰葡萄种植技术,在南平市多个县(市)成功试种,他因此被誉为“福建巨峰葡萄之父”,又被称为“葡萄仙”,1999年入编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
那天上午,习近平沿着机耕道察看葡萄生产情况,详细了解葡萄园的种植情况。他一路上问了不少跟葡萄产业有关的问题,谢福鑫一一作答,还介绍了引进的新品种和试种推广的经过。
“当听到一亩葡萄一年能够给农民带来7000多元纯收入时,习近平同志很高兴。他说,葡萄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要继续扩大面积、抓好发展。他专门强调,要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在种植技术上多为农民做好服务。”对那天的场景,谢福鑫记忆犹新。
那时是4月初,葡萄尚未成熟,来访的同志们品尝不到,果农们无不感到遗憾。这时,人群中冒出个声音:“不然请省长尝一尝张墩的葡萄酒?”
提建议的人叫林启兴,正是在谢福鑫的技术指导下,他成为村里第一位成功酿造葡萄酒的果农。
林启兴一路小跑回家,提了瓶自家酿的葡萄酒,还带来了托盘和小酒杯,一一斟满。
“习近平同志端起酒杯品了一口,问这个葡萄酒是怎么酿造的,用什么装的,一斤能卖多少钱。听完我们的介绍,他称赞这个酒不错,还招呼大家都来尝尝。”林启兴回忆说。
林启兴的“突发奇想”,其实就是借机让习近平了解除了种葡萄以外,他们还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掌握了葡萄酒加工的技术。“当然,自己酿的酒得到分量这么重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
同样“心里美”的还有谢福鑫。
“我感觉,习近平同志的赞许是对‘科特派’工作的肯定,也成为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动力。”谢福鑫说。
从2002年4月6日到10日,习近平的这次专题调研为期5 天,一路走过光泽、邵武和顺昌三个县(市),包括科技特派员在内的下派干部是他考察的重点。
2019年,科技特派员制度诞生20周年,这项制度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已从福建走向全国。而这一年,76岁的谢福鑫也迎来了自己作为科技特派员的第20个年头。20年间,他累计培训果农1万余人。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