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在新思想和旧观念的不断碰撞中,推动国企改革并非易事。
习近平在福州市委书记任上谈及国企改革时曾说:“改革要有一个‘敢’字,要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大胆开拓,敢为天下先。”
1993年,如何推动福州啤酒厂全资转让给外商,是一个摆在习近平面前的难题。
1998年3月17日,《福建日报》采写的《“苹果”不能等烂了卖》一文详细记述了福州啤酒厂转让始末。
那时候,有媒体报道,东北一座城市对于净资产为零或负数的百余家中小国企,按一元钱的最低价出售或竞价出售,引起社会关注。显然,这些企业出售时已经是不值钱的“烂苹果”了。
可在1993年习近平促成福州啤酒厂转让给外商的时候,这家企业看起来似乎并没有“烂”——年产啤酒7万吨,在同行业中是全省最大、全国十大之一;每年税利以两位数增长,最多一年创税利4000万元,是福州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
要把这样的企业转让,阻力不小。
有人质疑,外商能不能把企业办好,工人饭碗砸了怎么办;还有人抱怨,国有牌号变洋牌,变种了。
1993年6月1日,习近平在经过调查研究后,一锤定音。经过“讨价还价”,福州啤酒厂以1.3亿元转让给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厂和新加坡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更名为“第一家(福建)啤酒有限公司”。
为了报道此事,《福建日报》记者魏章官在1998年初专访了习近平。
习近平谈到,他对福州啤酒厂和国际啤酒市场都做过调查,了解到福州啤酒厂表面上一片繁荣,实际上已背了包袱,潜伏着危机。今后三年不上规模,不进则退,企业发展已是强弩之末。预测未来,令人忧心。
记者随后采访了原福州啤酒厂第一副厂长连国清,事实与习近平的判断如出一辙:转让前,福州啤酒厂已欠银行贷款5000万元,是在负债经营,为银行“打工”。原厂拼设备年产量最多才达7万吨,且主要在福州下辖八县(市)销售。要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必须实行大的技改,所需巨额投资靠政府不可能,靠银行贷款,企业承受不了。再者,企业原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存在明显短板,改革也不容易。
“习近平同志看得很清楚,‘苹果’虽没有烂,但确实已经开始变质了。”魏章官回忆说。
企业日后的发展,证明了习近平的判断是对的。
改换门庭后,企业通过外商管理,构建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开膛破肚”般的技改,投入2亿多元,到1996年底技改全面完工;
企业设备运行和财务管理实现电脑化,引进成套先进检验设备,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成品都经过严格检验;
重视人才培养和管理,聘请荷兰“喜力”啤酒的3名专家来厂酿酒,培训技术人员;
加大促销力度,广开销路,企业1997年产值达1亿多元,总税额达3000多万元,比收购初期提高84% ;
……
在那次采访中,习近平说:“我们应该打破只讲企业名份,不求企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传统观念,力求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福州啤酒厂转让的“风波”随着新厂的焕然一新告一段落,但这成了加速福州国企改革的动力。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