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国,赶紧跟我上村部,省委习副书记要见你。”1997年7月的一天,正在给地瓜培土的高泉国,看到当时的军营村村委会主任高泉阳骑着摩托车,老远就冲他喊。那时,高泉国正因为一项工作没抓好,被要求反省,干什么都觉得没劲。
“哪个习副书记?”
“十多年前来过我们村的习副市长,点名要见你。”
高泉国一听,手脚都没顾上洗,拎着锄头就跨上高泉阳的摩托车。
到了村部,锄头一扔,看到人群中有个熟悉的高个,他马上冲了过去。习近平也一眼认出了他。
这时的习近平已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同安由县改区,福建正处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村基本实现小康、消除绝对贫困的最后一年。
那天刚下过雨,原本坑坑洼洼的路,变成了泥浆路,调研的车辆陷到了泥里。刚好有些村民经过,习近平就下车,同村民们一道,把车从泥坑中推了出来。
习近平问起了高泉国个人和家里的情况。老高说这几年挺好的,孩子有的已经毕业了,有的还在读书。他听了频频点头。
座谈会上,得知军营村的茶叶种植面积比1986年他来的时候多了近5倍,当年那批柿树苗已经长成200亩柿子林,用扶贫资金建的管理房承包出去,一年能为村集体增收8000元,习近平马上提议:“那咱们去看一下。”
山上种着茶,坡上有柿子,他很高兴。但看到其他山头光秃秃的时候,他的神情起了变化。站在柿子树下,习近平说:“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由于不是种茶季节,很多年轻人闲在家里,他鼓励年轻人一定要走出山门,去打工去创业,不要单一地守在本地种茶。
高泉阳听了习近平的一番话,鼓起勇气,讲出了心里的盘算:虽然茶叶种植面积上去了,但没有设备,茶农不懂先进的制茶工艺和技术,采下的茶叶都是生茶,过不了几天就会烂掉,价格也一直上不去。如果能添点制茶设备,建一个茶叶加工厂,把茶叶质量搞好了,价格就能跟上。
习近平肯定了这个思路,交代厦门市农办负责这个项目。他还叮嘱镇里要做好山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多引进一些茶叶加工厂。
很快,两笔扶贫资金被拨给了军营村。军营村建了茶叶加工厂,购买了20台制茶的揉捻机,还有塑包机、整形机等。有了加工厂和这些设备,邻村的茶叶如果卖5元一斤,军营村的能卖到8元。茶叶都由茶厂收购,80%出口外销。
军营村的村民们一直没有忘记习近平的叮嘱,多种茶、多种果,现在已经造林绿化9000 多亩。这几年在种茶致富基础上,村民开始兴建民宿、搞“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的军营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村,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3.2万元。
更多年轻人选择走出去。高泉国的三个儿子都走出了军营村,老大还做起了茶叶生意,生活过得很不错。
“现在看来,我们这里能够发展乡村旅游,游客愿意到我们军营村来,就是冲着这绿水青山来的,总书记当年的远见,给今天的军营村铺就了致富之路。”高泉阳说,现在山上要还是像当时那样光秃秃的,谁还会来军营村?
村部二楼的会议室里,四张办公桌拼成的会议桌,几把椅子,都定格在了当年开座谈会时的模样。
山头那片柿子林还在,有些到了树龄,村民们就再补种一些。大家约定,一定要把这片珍贵的柿子林保存下去。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