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 2017-04-20
  • 来源:光明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149 次
  • 暂无简介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老党员黄大发 摄/王恩慧

      【弘扬“大发渠”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光明网讯 记者王恩慧

       三月的遵义,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般澄澈。群山环抱的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这个最边远、最贫困、最大的村落被弥漫的油菜花香包围着。

       眼下,山间的梯田里,周围几个村组的乡亲们稀稀落落开始了农忙。老乡们吆喝着家畜,被翻过的田地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家畜偶尔发出几声低鸣,唤醒着山村的春天。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险峻的“大发渠”摄/王恩慧

         老支书放不下的牵挂

         天无三日晴,降雨在老区是常事,尤其是山间。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前去采访的这天,再次飘起了细雨。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82岁的原支书黄大发老人换上雨鞋、带上工具上山巡渠。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乡亲们还是十分愿意称呼他老支书。每到农忙时节,乡亲们农田用水增加,老支书都会担心水渠损坏,影响村民们正常的灌溉用水。虽然通过政府招标中标的公司接管了护渠的任务,但这座倾注了老支书数十年心血的水利工程,一直是他放不下的牵挂。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跟随老支书一起,踩着湿滑的渠壁,徒步巡渠,仔细查看每一段渠是否完好。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黄大发老人翻越群山巡渠 摄/王恩慧

         随着海拔增高,老支书额头开始冒出了汗,大口喘着气。渠水哗哗地向下游流淌,听着这灵动的声音,老人爬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喜悦,步履轻盈起来,继续向前。

         令黄大发老支书时刻牵挂在心的这条渠,是他花费数十年的心血完成的壮举,在当地家喻户晓。人们把这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水渠亲切地称为“大发渠”。“大发渠”是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历时数十年,绕三重大山、过三处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历三道险崖,硬生生从绝壁千仞上凿出来。“大发渠”一路翻山越岭,流经三个行政村,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多户、1200余人受益,彻底改变了民主自然村的缺水现状,使村乡亲们用水有了保障。黄大发老支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闪光信念,践行着不忘党恩、不忘初心的庄严承诺。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黄大发老人粗糙的双手 摄/王恩慧

         艰难通渠乡亲们直起腰板

         擦耳岩是“大发渠”最让人头疼的一段。老支书巡视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地用那双粗糙的手扶紧渠壁,趟水前行。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目测了一下,渠壁一侧仅五十厘米宽,下面就是悬崖,像被一把尖刀齐刷刷平切开。向下扫一眼,几百米高望不到底,令人心悸。黄大发老支书一边提醒记者注意安全,一边自豪地讲起当年悬崖凿渠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缺水草王坝的百姓们穷得几乎吃不上饭。作为大队长的黄大发认定穷根在于无法将几公里外的水源引进来。于是,他下定决定要为村里开渠引水脱贫。黄大发绝壁开渠的宏愿在十里八村迅速传开。第一次开渠,由于缺乏资金、缺乏技术,修渠以失败收场。黄大发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和白眼,认为他修渠的想法简直是做梦。但是,黄大发并未退缩,仅有小学文化的他横了心去水利站学习。五十多岁的黄大发下了狠功夫,用三年时间啃下技术这块硬骨头。再次开工,虽然还是有很多乡亲们阻拦,黄大发砸锅卖铁自筹押金请来技术人员,在政府的支持下,修渠顺利开始。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黄大发老人 摄/王恩慧

         “修到这里的时候,数百米高的悬崖让不少人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是第一个冲上前的。”老人讲到这里眼神闪烁,兴奋起来。当年开渠,悬崖绝壁上,没有人敢悬着绳子在半空中测量画水平线,黄大发第一个系上绳子吊在空中,看得人心惊肉跳。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工人们纷纷加入其中,完成了测量工作。双手被风钻、钢钎、锤子这些最原始、最笨重的工具震裂,他忍者剧痛、克服困难带领乡亲们完成了绝壁开渠的壮举,彻底解决了草王坝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从此,草王坝人腰板挺直了,发展畜牧养殖业,种植辣椒、柚子等经济作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日子有了盼头。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听黄爷爷讲大发渠的故事 摄/王恩慧

         “大发渠”精神飘扬在红色大地

         巡渠过半,黄大发老人浑身已经被雨水和汗水浸透。他捧起清凉的渠水洗了把脸,又焕发了精神,仿佛回到了年轻修渠时候,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途中,遇到很多正在农忙的乡亲,他们热情地与老支书打招呼。在与这些朴素的老乡们的聊天中,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听到了太多关于黄老支书的传奇经历:一心扑在修渠上,二女儿和大孙女先后离世,铮铮铁骨黄大发擦掉泪水继续上山凿渠;为了攒钱筹集工料,舍不得换一双胶鞋,脚后跟被磨破钻心疼痛,坚韧不摧的黄大发忍痛战斗;背着炸药上山,开山的时候险些被炸死,经受生死考验的黄大发没有被吓倒;帮助村里修路、通电,老支书心里装着乡亲帮着村里致富脱贫……一路近五个小时的巡渠,对于已经82岁的老支书来说是艰难的挑战,但每次他一有空还是会坚持上山。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注意到,山脚下机器轰鸣,“大发渠”防渗加固工程已全面启动,不少村民还自发加入巡渠、护渠的队伍中。沿途,“弘扬‘大发’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鲜红标语像是一面旗帜一样飘扬在这片红色大地……

    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82岁老党员征服悬崖绝壁凿出“万米生命渠”

    黄大发老人获得的荣誉 摄/王恩慧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82岁老支书黄大发扛起老区脱贫攻坚的大旗,以具体行动把一个共产党员的闪光信念书写在遵义这片红色土地上,“大发”精神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激荡在人们心中。


                                                        充沛的大发渠水摄/王恩慧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