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处贵州高寒山区的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一座座小楼坐落在青山白云间,阡陌交通,村民安居乐业。
很难想到,十几年前的岩博村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接受人民网采访 宋子节 摄
在余留芬担任岩博村村支书的二十年时光里,她带领村民创造了脱贫的传奇故事。修通村公路,盘回集体林场,兴建煤矸石砖厂、特种养殖场,成立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一个个精彩故事的背后,是余留芬带领村民在脱贫路上披荆斩棘、闯关过坎的拼搏与汗水。
“我们是一步步闯过来的。”余留芬接受采访时表示,“二十年的岁月里走过许多艰辛和苦难,赎回林场的时候到处借钱、求人,担心林子买回来会负债更高,就带着村民上山去数树木的数量够不够还上欠款。”
全村基础设施改善后,余留芬开始探索如何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通过银行贷款、村民集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办砖厂、建成特种养殖场;还完成退耕还林5000多亩,使林场成为了岩博村的“绿色银行”。
岩博小酒1号存酒库 宋子节 摄
2004年3月,余留芬发动村集体投资80万元,10户村民入股50万元,收购一家酿酒小作坊,创办了岩博小锅酒厂。酒厂开酿后面临销售困难,余留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段时间,她一有机会就走进餐馆推销她的小锅酒。在余留芬的执着下,岩博小锅酒逐渐小有名气。
“后来,我感觉到酒厂太小,不能让村民真正富起来,于是考虑从产量50吨的小酒厂扩建到5000吨的现代化酒厂。”余留芬介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资金困难、人才匮乏等等诸多问题。在我看来,脚踏实地克服困难是最重要的。”
2015年岩博村全村实现脱贫。2017年6月,原有产品重造完成,改名为“岩博人民小酒”。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余留芬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提到了“人民小酒”,让这瓶酒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今,岩博村已经变成了集体经济积累达近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万元的小康村
谈到展望未来,余留芬满眼憧憬,“我们要立好一个乡村振兴规划,建成一个产业园区,建成一个生态景区,完善一套产业链,建好一个生产基地,打造一个优质品牌,建成一个美丽乡村,让人民小酒享誉千家万户,把岩博村建成‘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全国百强村,让更多的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