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来,一条长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宛如长龙横跨,吞云吐水,滋养着福建云东大地。
山水虽不语,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山一水却见证着老一辈人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草木虽无言,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提醒着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接续传承。
49年前,福建云霄、东山两县5万多名干部群众,用“一钎一锤”“肩挑锄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建成了“江南红旗渠”——向东渠,书写了人工引水工程的一大奇迹。
建成以后,向东渠历经强台风、大暴雨的历史考验,至今仍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云东两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向东天上水,渠内领风骚。过洞开虹吸,凌空架渡槽。”时光回转,40多年前,从漳江上游至东山海峡,百里工地,红旗飞扬,5万多名干部群众冬冒严寒,夏顶烈日,自带工具、自带口粮、自带铺盖,在荒山野坡安营扎寨,奋战了近千个日夜……向东渠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才干,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值得更广泛地弘扬、学习、实践。
福建省云霄县自古以来有条漳江横贯全县,千百年来可谓“守着漳江种旱田”,一遇干旱两岸数万亩良田禾苗枯萎,有种无收。东山县更是一个白沙茫茫,水源奇缺的穷苦海岛,岛上没有一条溪流,全县9万亩土地,几乎全是“望天田”,大旱年景不仅庄稼枯死,颗粒无收,连喝的水也要驾船到云霄取,两县人民饱受旱魔沙虎之害。新中国成立后,两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造林治沙、打塘砌井、拦河筑坝、建渠引水,改造自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沿海的大部分村社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的肆虐,且东山县水源完全没有得到解决,每年抗旱仍要花120多万个工日的劳动力和20万元提水经费。
1969年底,李文庆同志奉上级之命从驻军部队调任云霄县人武部政委、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上任伊始,云霄南部正遭遇严重春旱,李文庆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大胆提出了一个从漳江上游筑坝建渠、引水灌田的规划。1970年4月,李文庆主任到东山县参加地区抗旱会议,目睹东山岛的严重旱象和东山人民与旱魔顽强抗争的情景,毫不犹豫向东山县领导提出将工程规模扩大,送水东山的设想。这个建议得到上级的支持后,云霄县经过3次改线,还把源头水位提高20米,使水到八尺门水位提高12米,让水进东山红旗水库后能自流灌溉。云霄县大爱无疆的情怀,深深地鼓舞了东山县人民,东山县主动承担在云霄境内建设35.7多公里长的渠道和1座滚水坝,打通2个隧道和架设近3000米长渡槽的任务,谱写了一曲云东两县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战胜自然灾害的颂歌。在向东渠工程中的石拱渡槽和渠岸需要大量石材,为了减轻槽身的重量和拱肋的合理厚度,工程师吴禹门、王梓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仅用一把计算尺,利用水车的结构原理,运算了10080个数据,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新型渡槽,使槽墙厚度由原设计0.8米减至0.2米;将槽墩设计为空心、瘦身,节省了大量石材、人力和财力。
在架设木拱架的施工中,云东两县民工,用无穷的智慧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他们用“独木丁字架”代替了脚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来;又首创了“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三铰桁形木拱架”,取代了旧式的“满堂式”木拱架,节省了70%的木材和大量资金。创造发明的拱式木拱架技术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福建科技成果奖”。1972年12月,东山县广大民工在完成了海堤上57座槽墩的砌建任务后,紧接着投入了吊装U型钢丝网水泥槽身的战斗。要把58跨每节7吨重的钢筋水泥槽吊装到20米高的槽墩上,并且使它们合拢衔接起来,工地上除了几部钢丝绳土绞车外,没有任何吊装机械。两县“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集思广益,反复试验,经过15个昼夜苦战,创造出了一部高30米的“∧”字形龙门吊架。民工们靠这台土龙门架和几部土绞车,把一节节槽身高挂中天,同石拱渡槽连接起来。这条长达3000多米的东海“苍龙”,把云东两县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给向东渠增添了异彩。数字往往能以明晰的力量洞穿人心:向东渠工程花时两年半、5万多位干部群众参与;投资1074万元、社队自筹和农民投劳折价403万元;挖填炸砌土石方438.25万立方米、采运碎石2158立方米、捞运河卵石765立方米、捞运河沙2233立方米、石材运距平均17公里;投工622.93万工日、补贴劳工粮食205万公斤;渠道总长85.81公里、渠首水位高50米,劈开24坐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造2座长492米的隧道、2座80米长的滚水坝、18座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637米长的倒虹吸管;还有排水闸、溢洪堰、便桥、涵洞等大小建筑物447处;使用水泥9734吨、钢材452吨、木材2092吨、炸药192吨。按每吨石材单程运输距离平均17公里测算,总计往返1471.86万公里,工程所用石材相当于1辆载重1吨的手推车要绕地球368圈。
向东渠建设中涌现出了“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的动人事迹,演绎了“一家三代学愚公,一门五将建向东”“八岁儿童上工地,七十老汉逞英豪”传奇故事。还涌现了“铁姑娘突击队”“共青团突击队”“红色娘子军排”“少年突击队”的先进典型,期间也出现生产队为了办伙食忍痛卖掉船只、卖掉耕牛令人心酸的场景。1972年,是大战向东渠的一年,云霄县的粮食总产非但没有减产,还比1971年增产500多万公斤,花生增产近5成;东山县粮食平均亩产第一次跨过《纲要》,总产比1971年增长近2成,花生总产翻了一番。向东渠竣工通水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了数万字新闻、通讯、评论。在攻坚脱贫的今天,“向东精神”依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熠熠生辉。我们不能忘记建渠的初心,更要牢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使命责任。(赵树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