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家庭由一位听力障碍者
和一位听力健全人共同组建
夫妻俩倾心从事的事业也都是特殊教育
他们是重庆师范大学聋人教育的骨干力量,丈夫叫徐先金,妻子叫郑璇。
得知自己的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时,郑璇身在美国。她是我国首位公派聋人教师,在美国一个孔子学院下属的聋校孔子课堂任教,教中国手语、汉语和中国文化。郑璇得到消息时已是美国的深夜,是丈夫徐先金通过微信告诉她的。郑璇在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学生们也非常关注此事,并在第一时间把相关的新闻报道、视频转给了她。郑璇说,没能去表彰大会现场有点“小遗憾”,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担任两国残障群体之间的文化大使。
夫妻俩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郑璇1981年出生,2岁时听力受损成为聋人,但她从来不把残疾看成是一种缺陷,“它只是一种不便,一种特点。”
2009年,郑璇在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国内首位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现在,她是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专职教师、聋教育学科带头人、手语与聋教育中心负责人。
目前,郑璇主要承担《大学语文》(聋生)、《人际沟通》(聋生)、《手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连续三年获得“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奖。此外,郑璇还是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残奥会火炬手、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郑璇说,这一路走来,离不开丈夫徐先金的支持。原本,夫妻二人均可从事拿高薪的工作,但他们却双双回到重庆一起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学心理学的徐先金说:“这是妻子的理想。”
为聋听世界搭建桥梁
郑璇说,不管聋人还是听人,语言沟通上可能会有一些障碍,但应该求同存异,携手并肩前行。聋人不是一个与听人隔绝的小圈子,虽然有语言的隔阂,但他们也希望与听人沟通,有了相互支持,聋人和听人都会活得更精彩。
2013年,儿子降生了。夫妻二人希望儿子也能为聋人群体贡献力量。
“多学一种语言就多一个世界。”郑璇说,她让儿子从小就接触手语,儿子现在会说汉语,还会说一点英语和一点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