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

  • 2016-12-30
  • 来源:经济日报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780 次
  • 暂无简介

    【核心看点】 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是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明确任务。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需要注重整体效能,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要注重整体效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这既是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从近期改革部署看,2017年,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通过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更好发挥改革对全局工作的牵引作用,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从谋划长远看,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下一阶段,如何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更好发挥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要求我们要贯彻和落实好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思路,突出改革重点,注重提高改革整体效能和扩大改革受益面。这样,才能发挥好改革先导性作用。

    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受短期的、外部的因素影响,也有长期的、内在的问题积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权威表述,就是“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如何解决因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这就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

    要看到,我国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针对重大结构性失衡,我们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另一方面,还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补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增添经济发展动力在于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而能够充分发挥效率的制度安排无疑是创新和转化的重要保证。

    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就要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平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适应并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所以,积极推动打破垄断、调整收入分配、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的改革,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动力机制,才能持续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毋庸讳言,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等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越来越敏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就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目前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所以,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障共享发展理念的真正落实,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改革、检验改革的重要标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我们必须坚持站在群众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届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还要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改革要“分红”,就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就要不断提供他们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住房、更优美的环境。总之,我们的改革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这些新期待,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要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不断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就业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为人民献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实惠,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

    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参与和支持,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如何,关乎改革的成败得失。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体制机制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关系调整阻力很大,必须汇众智、聚众力才能完成这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业。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要设计好改革方案,正确引导改革预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让人民群众自觉投身改革、促进改革。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就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与此同时,改革也要注意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必须积极推进干部任用和提拔制度改革,改革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是否促进改革、是否积极改革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以此调动干部的改革积极性。要从制度上多用、重用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让能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从制度上根本解决某些干部的不改革、拖改革、不作为问题。(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