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再次协同调整产量

  • 2018-06-25
  • 来源:人民日报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575 次
  • 暂无简介

      6月2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经过讨论,决定从7月起适当增产原油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此举有望使国际原油市场下半年日供应量增长近100万桶,但仍略低于外界预期。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各方最终就增产达成妥协,但产油国内部裂痕阻碍了可能的产量大幅调整。在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此增产幅度恐难改变市场供应趋紧的态势。

      增产幅度低于外界预期

      6月22日,欧佩克在总部维也纳举行会议,讨论下一阶段产油政策。在当天的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讨论认为应适当增加原油产量,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据报道,欧佩克成员国将日增产原油约60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则填补剩余空缺,共计日增产约100万桶。

      这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四次协同调整产量,协调机制正逐渐走向成熟,会后双方都表示认可该机制的效率。今后双方根据形势适时协同调整产量或将成为常态。

      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2016年年底达成的日均共减产约180万桶原油协议,把一度跌至每桶30美元的价格拉升至70美元以上,今年油价最高时还触及每桶80美元。减产协议定于今年年底失效。5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下令恢复因协议而中止的对伊朗制裁,这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出现短缺的担忧。

      会议召开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欧佩克能够实质性增产原油。由于担心油价波动不利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特朗普政府加大游说力度,并私下施压沙特以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要求增产,以弥补未来因伊朗原油产量减少可能造成的干扰。但从会议结果来看,增产幅度较小,低于外界预期。有分析指出,此次增产是为了抵消此前的过量减产,以维持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协议。

      在过去几个月,委内瑞拉和利比亚等产油国还意外出现供应不足,导致产油国日减产约280万桶,超出减产目标。6月以来,伊朗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远远低于2016年减产协议上的产能目标,并预计会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下降,国际能源署预测,到今年底委内瑞拉的原油日产量将下降数十万桶。而伊拉克当前原油产出也低于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大约432.5万桶/日的限产水平。

      此次增产是对过量减产的修正,并未达到实质性增产效果。因此,在欧佩克会议结束后,国际油价甚至出现小幅上涨。

      内部分歧阻碍实质性增产

      经过近18个月的减产和国际原油市场的回暖,目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国际商业原油储备明显下滑,达到了欧佩克减产的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商业原油储备更是跌到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沙特阿拉伯能源、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曾警告说,国际原油市场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面临供应不足。

      面对外界要求欧佩克提高产量的呼声,沙特曾在会前提出欧佩克日增产100万桶原油的目标,但遭到以伊朗为首的成员国反对。虽然各方最终就增产达成妥协,但由于分歧与矛盾尚存,会后声明并未明确具体执行方案,即成员国增产分摊比例。

      目前,俄罗斯和沙特基本都同意逐步退出减产协议,最近暗示可能比计划提前增产。从近期的数据来看,俄罗斯已经开始提高产量,6月初其原油产量已经达到110万桶/日。沙特则希望能够小幅增产,从而避免油价下跌太多,影响到产油国的利益。增产对于沙特等产油能力强的国家自然不在话下,但对伊朗、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等增产能力不足的国家显然不利。

      “中东在线”新闻网分析说,此次欧佩克会议,沙特和伊朗“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使石油中弥漫着浓浓的政治色彩”,这也是眼下欧佩克内部存在分歧的一个缩影。

      对于未来国际油价走势,看跌油价的专家认为,欧佩克成员国下半年增产的可能性极大。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供应增加、高油价对需求造成的拖累,油价未来可能承压下滑。看涨油价的专家则认为,全球石油库存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而欧佩克多数国家眼下已全速生产原油,再增产的空间和余地有限,欧佩克增产无法抵消委内瑞拉、伊朗和利比亚原油减产的影响,这些因素未来都将提振油价。

      中国能源战略学者陆如泉认为,全球经济状况向好、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减的可能性,以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之间达成的增产或减产协议,这三者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决定国际油价走势的“新三角”。

      欧佩克近期的市场报告认为,未来国际原油市场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在页岩油带来的压力下,欧佩克自身的市场定价能力已经明显下降,独自应对国际原油市场复杂形势的难度不断加大,因而需审慎决定市场战略,并联合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应对市场新变化。(记者 景玥 黄培昭)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