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峰豆腐 冯汪煜 摄
本报讯(方楚楚 冯汪煜)一方清白,岁月安稳。一块豆腐,煎炸烹炒,千变万化,是三餐四季的家常美味,也承载着人生百味。
在梁实秋看来,大味至淡,豆腐是中国人食物美学的巅峰。要想买到一块好豆腐,难免要经过几番寻觅。在距离云霄县城2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开漳古镇——火田镇圆峰村岭顶自然村内,有一家传统手工豆腐作坊生意红火,因依托本地优质山泉水制作盐卤豆腐而远近闻名,不少顾客专程从县区周边穿城而来,只为奔赴这口豆香醇厚的卤水豆腐。
走进何耀文家的豆腐坊,一股豆香便扑鼻而来。豆腐坊内,只见灶台上一口大锅里浆汁滚滚,灶膛里的火烧得正旺,与流水线制作的豆腐相比,用柴火烧大铁锅煮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黄豆的原味,吃后让人口齿生香。
“首先我们选用品质上乘的顶级黄豆,用甘露寺山泉水来做,工序以传统为主,做出传统的特色,制作更好更健康安全的食品给顾客享用。”何耀文介绍。
豆的本味和山泉水的清甜融合在一起,口感自然不必说。传统手工豆腐从制作到出锅平均需要花费3至4个小时,经过浸豆、磨豆、煮浆、滤浆、点卤、包块定型等繁琐工序,才造就了它的香嫩味美。为了使豆腐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口感,何师傅往往要花上1个多小时熬煮原浆,以保留更加浓郁的豆香。
稍待过滤的原浆冷却降温后,何师傅采用传统点卤工艺,促使豆浆凝结转化成豆腐脑,最后把豆腐脑舀进铺好纱巾的栅格木盒里包好,用精准的平衡度和力度,通过捶、压、拉的连贯动作进行压制,将多余水分榨干,大约20分钟后,打开纱布,一块块镌满花纹的盐卤豆腐呈现在面前。
日复一日的传承和坚守,精益求精的品质工艺追求,为这一块块小豆腐打开了广阔市场。今年是何师傅做豆腐的第三年,三年前他特地前往平和拜师学艺,力求以传统工艺优化豆腐口感,擦亮特色招牌。如今,第九豆腐坊生产的豆腐赢得了好口碑,销售量也与日俱增。卤水点豆腐,点亮了何师傅一家的生活,他们由此变得富裕起来。
何耀文表示:“如今健康食品在社会上备受关注,我们要拿出最好的、最健康的食品给顾客,虽然用传统工艺制作时间很长,工艺比较繁琐,但我希望能把这项工艺继续传承下去。”
近年来,圆峰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投资近400万元修建了祥云桥及两侧道路连接线,使通往岭顶自然村的道路更加便捷,让何师傅家的豆腐出山更加顺畅,也为本地更多的致富能人返乡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便利,让更多人走进来,让产品走出去,让当地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逐渐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圆峰村的豆腐坊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量,帮助他们宣传推广,形成品牌化,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品质优良的黄豆,形成产业链,将圆峰豆腐打造成一个亮眼的名片。”火田镇圆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