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云霄:大棚种水稻 水旱轮作“一地双收”

2022年06月17日 

本报讯(徐荫圈 方淑娟 许颖 通讯员:方培鸿)眼下正值大棚蔬菜夏季休耕期,但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这里探索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在大棚里种水稻,既改良了土壤,又实现“一地双收”,保障了粮食安全。

走进漳州绿州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只见成片的水稻已到抽穗扬花期,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漳州绿州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片区管理员石宝聪介绍,“我们之前是种彩椒,彩椒采收好接着种一茬水稻,水稻四月底种的,到七月中旬可以收割。现在大棚里土壤的肥料已经很足了,种植水稻,根本无需下肥,管理起来,轻松多了。大棚水稻管理起来比露天的轻松一点,每天只需要巡查一下通风情况、水质情况,有没有病虫害等情况。”

以往每到夏季休耕期,绿州公司都会将大棚里的土地休整改土,不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还需增加土壤调理剂和人工投入。今年,在云霄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绿州公司开始尝试“蔬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不仅有效改良土壤,还能实现“一地双收”,既保障休耕期间土地不闲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为粮食生产安全作贡献。

“我们今年这一茬水稻种了400多亩,按计划亩产是900多斤,总产量180吨左右。”石宝聪表示。

“首先,水旱轮作水稻可以少施肥或者不施肥,水稻可以吸收一大部分肥料,从而降低大棚内土壤的盐度,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后作肥料利用率会提高,土壤的地力会提升比较多;还有以前都是连续多年种植蔬菜,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发生比较厉害,通过水旱轮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土传病害、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基数,尤其是青枯病、立枯病可以降低很多,提高了蔬菜定植成活率。”云霄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林炳洪介绍。

据了解,今年云霄县有11户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总面积约1100亩的蔬菜大棚,采用了“稻菜轮作”模式,水稻产量可增加约500吨。

“我们鼓励和扶持他们蔬菜大棚去种植水稻,这个对经营者有很多好处,而且省市县有一定的财政补助,县农业农村部门将大力推广,这是挖掘种粮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林炳洪说道。

上篇:云霄县举办“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
下篇:我为群众办实事丨“90分钟”办结!企业为云霄这个窗口送锦旗
分享到

© 2021 云霄乡讯
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TOP


http://www.zzyxxw.com:8080/Img/2022/6/20220622f530e544582d4e45be4ff10f590446da.jpg
云霄乡讯(版权所有禁止盗链)
http://zzyxxw.com:8080/m/content/2022-06/17/000975.html
云霄乡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