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霄游玩一天,踏过霸气的“将军大道”,瞻仰完巍峨的“将军山”,欣赏了美丽的“漳江”,泡毕纯天然的温泉金汤,余兴未了,是一定要吃一份“水面”的,方不枉此行。
吃面的履历已经有好多年了。面食简朴又花样百出,成为很多人的最爱。宋代黄庭坚有诗曰:”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筋玉簪横“,以“银线”和“玉簪”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面的形状色泽及配菜的鲜嫩清脆,令人心弛神往。在常见的面食中,“沙茶面”有沙茶面的泼辣带劲,“手抓面”有手抓面的原始狂野,“卤面”有卤面的丰富浓稠,“快熟面”有快熟面的干净利落……对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汤饼”,裹腹之余会对其品头论足,而云霄的“水面”是很特别的一种。
“水面”类似“清汤面”,吃法与味道却别具一格。面前总共有三大碗,一碗面,一碗汤,一碗配料。面是红红润润的一团,一时不知道要拿它如何是好,怯怯地夹了一小筷往嘴里放,一股老葱头的香气溜进了鼻息,分明是猪油炸过的。那带着香的辣气忽尔传入眼底,使得人怔怔地喜极欲泣,像是在街角偶遇了一曲久违的悠远的老歌,双脚竟挪不开步伐。面很有劲道,弹性十足,据说是一定要在面粉里搅出筋来做的。汤是浓厚醇白的大骨汤,瞅上一眼便知那是花了好几个小时精心熬制而成,汤上浮着几颗大大的白色肉丸子,飘着些许小青葱,模样清新可人。丸子入口嫩且脆,如同外柔内刚的女子,令人不可小视,细品之下仿佛还会嘎吱嘎吱地响动,满腔肉味在口舌之间欢欣鼓舞。那一碗配料呢,是猪的脸蛋肉被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软骨隐约可见,入口松软,下面铺着一层乍烫过的豆芽,水分饱满。吃到猪的脸蛋肉的时候下意识地摸摸自已的脸,不禁哑然失笑。就着一碗面,吃吃丸子喝喝汤配点干料,在“干”与“湿”交替中慰藉着自已的味蕾,不知不觉时间飞逝。
这是一款会令人又哭又笑的、有灵魂的面,品尝一次就终生难忘。要是几个人坐在一起吃“水面”那就更有意思了,很多个大碗排放在一起,那阵式让人想起遥远云南的“过桥米线”,充满仪式感,又感觉像是在“玩家家”,兴味盎然。有情人对面而坐,在吃面的当儿秋波荡漾,思绪万千;知已在吃干料时互相调侃,不时爆发阵阵笑声。
这一起吃“水面”的画面不由人想起一个典故。苏轼有一次与佛印大师一起吃面被苏小妹看到,她故意淘气地出了一个上联“面对面吃面”,苏轼对出了下联“人与人论人”,而佛印给出的竟是“心连心贴心”。苏小妹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区区一次吃面引发了如此这般的文坛趣事,那佛印的下联可谓神来之笔,难怪古代的文人都喜结交参禅悟道的大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多少感染点悟性与灵气。
夕阳缓缓西下,金色的霞光在大地上闪闪烁烁、若隐若现,路上行人翩翩而过,店内排队等侯的客人被热气腾腾的大骨汤散发出来的迷雾所笼罩……“老板,请给我来一份水面”,夜半,被自已的声音叫醒,复又躺下,辗转反侧,我是在想念那一份云霄的“水面”了。
(作者:周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