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乡讯电子报

2024年5月17星期五
刊号:CN035(Q)-第0026号

云霄乡讯乡村振兴 坡兜村的“上坡路”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云霄乡讯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坡兜村的“上坡路”

畲族文化馆

本报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云霄县唯一的畲族村——坡兜村迎来旅游高峰。游客们漫步春山,穿畲服、喝畲酒、吃乌米饭、玩畲族游戏,小山村处处欢声笑语。

从一个贫穷畲族小山村,变成生态旅游“精品村”、畲族文化“大观园”、乡村振兴“聚宝盆”。两年间,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5番。这里上演了怎样的“翻身仗”?记者来到坡兜村,探迹这里的“上坡路”。

产业振兴:从土里刨食到土里生金

穿过富有畲族特色的寨门,一脚迈入坡兜村。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白墙青瓦的房子,亭台楼阁傍着溪流,放眼皆是青山绿水。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随处可见废弃的猪圈、旱厕和老宅的残垣断壁。

坡兜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700多人,其中1200多人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和小孩占据常住人口的近一半,能够从事劳动的不到300人。留下的村民以种杨桃、乌叶荔枝为主,大多是跟风种、缺技术,抗风险能力弱。长期以来,村里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靠上级财政支持。

村里无钱,万事都难:种田挣不到钱,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村集体没钱,别说引导农民搞乡村振兴,就连村里的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总而言之:人走光,村很穷,钱难挣。

兴村关键要“造血”。2022年,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的杨大鹏被派到坡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经过一个月的摸底调研,杨大鹏决定做的第一件事是:唤醒村里的田地,发展坡兜特色产业。

“过去,有一些承包商拿地比较早,村里发包签订的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期限甚至高达70多年,每亩地租金远远低于市场行情价。村集体多年没进账,想修条路、安个路灯都囊中羞涩。”杨大鹏说。

去年,坡兜村按照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款、纪委监察机关全过程监督的“四定一督”机制,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最终,与承包户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将村里“长期包”“低价包”但未到期的613亩山地,租金由原本每亩1.5元协商为每亩25元,租期由剩余的22年协商为10年,由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

被侵占的村集体土地回收后,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空间。前些年,坡兜村主要种乌叶荔枝,但果丰价低,销路不好。村集体通过清理“三资”清理,整合南塘山76亩荒废荔枝果园,对600株乌叶荔枝树高接换种,引进了“巨美人”新品种,打造坡兜村荔枝产业示范园。“巨美人”果体是传统乌叶荔枝的2倍、汁水清甜,市场价比乌叶荔枝多出几十倍。现在,坡兜村荔枝产业示范园已经完成嫁接工作,果园的基础设施也已完工。“接下来,我们将把荔枝产业示范园可嫁接的芽条免费提供给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让大家一起吃上‘幸福果’!”杨大鹏说。

坡兜村多山,林地面积占全村土地近七成,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在大窟山的荔枝林下,一群走地鸡正欢脱地奔跑。这些鸡有个特别的名字“山哈荔枝鸡”,杨大鹏告诉记者,“山哈”是畲族人的自称,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

“坡兜村气候舒适,还有成片的老荔枝林,阴凉的环境很适合养鸡。”云霄县山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利州说。鸡群每天在开阔的荔枝林里锻炼身体,天黑才进围栏,吃的是玉米、稻谷,4个月才出栏。“吃得健康练得勤,鸡肉肉质格外紧实鲜美,每只售价比市面上贵30元,以订单销售为主,不愁卖。”曾利州说,投产后年产土鸡1.5万羽,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

特色产业接连落子,集体经济满盘激活。坡兜村成立村办企业云霄县坡兜金凤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村集体品牌,拓宽特色产品销路;开拓跨村联建,依托下河乡杨桃产业的优势,与下河村共建果蔬冷链仓储项目,共享收益分红……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与2021年相比翻了5番。

孩子们在坡兜体验畲族文化——打糍粑

文化振兴:从“不知畲味”到“畲风浓浓”

4月11日晚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坡兜村举办,现场灯火璀璨,人头攒动,烟火气十足。伴着欢快的畲族音乐,村民们穿着畲族服饰,带着四方宾朋,在竹竿打动的节奏中起舞。文化体验活动中,村民们穿着畲族服饰,为游客们制作乌米饭、麻糍、畲酒等畲族美食,带着游客体验畲族非遗、畲族游戏,整个村都沉浸在节日氛围里。

“带着大家一起跳畲族舞蹈、品尝畲族美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畲族文化,这几天我们比过年还热闹!”村民钟达滨说,这几年,大家重新认识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畲族村。

虽然坡兜村是云霄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但是大家只知畲族,却不知何谓畲族,“连畲族图腾是凤凰都不知道。”

为了唤醒畲村记忆,坡兜村请来了专业设计团队,对村庄量身改造。道路两旁安上了畲族风格路灯,房屋墙面画上了畲族彩绘,“脏乱差”地块变身小花园、小凉亭微景观。在村两委的发动下,村民还自发组建坡兜舞蹈队,村里请来舞蹈老师教他们跳竹竿舞、篝火舞……坡兜开始有了畲村的样子。

去年,坡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旧拓新进度加快,一座座废弃的猪圈、旱厕、老屋陆续被改造成畲族文化馆和畲家乡愁园。在畲族文化馆内,展示了钟馗文化、畲药、畲食等畲族文化,是坡兜村的文化“大观园”。隔壁的畲家乡愁园设有特色餐厅和凉亭雅座,在餐厅打工的村民张丽告诉记者,这两年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周末和节假日常常忙不过来。为了提升游客体验,今年年初,村委会又租赁了300多平闲置民居,改造成休闲驿站,供游客们购物、休憩娱乐。

村貌日新,来体验畲族文化研学活动的学校和企业渐渐多了起来。去年刚过完年,退伍创业青年、漳州市守望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裕强来到坡兜村考察,被这里的畲乡特色吸引,决定将坡兜村作为民俗特色研学项目基地。“我们带着孩子们认艾草、做艾粿、打糍粑、吃长桌宴,参观畲族博物馆,感受钟馗信仰,体验竹竿舞、摇锅等畲族游戏,沉浸式感受畲族文化。去年,光是我们公司就接待超1000人来坡兜村研学。”陈裕强说。

线下旅游人气渐旺,线上IP也正酝酿“出圈”。

“我是坡兜小玉,我想把我的家乡故事讲给你听。”在“坡兜小玉”抖音和视频号的视频中,小玉穿着畲族服饰行走在山水田园间,热情地对着镜头介绍畲族文化、云霄的美景美食。

“坡兜小玉”的主人公是村民黄素玉,今年36岁,是个二孩宝妈,长期在家全职带娃。去年12月,她通过村里的“小微权力监督群”报名加入村办企业发起的“村播计划”,与村办企业签约,开始尝试主播新身份,为家乡形象代言。

如今,“坡兜小玉”已经成了坡兜村的网红IP,全网粉丝超5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我经常在抖音上刷到坡兜小玉介绍家乡。前几天看到这里要办畲族文化节活动,周末就开车带孩子来感受畲族文化。村子不大,但活动很丰富,畲风浓浓,体验感很好!”广东潮汕游客曾女士说。

“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现场人头攒动

治理创新:打造“指尖上的监督”

“请问新农保今年需不需要缴费?缴费年限怎么查?需要哪些办理材料?”村民黄志龙在村里的“小微群里监督群”里一发出问题,没过两分钟,便有三四人回应:“把姓名和身份证私发我,我帮你查一下”“带着本人的身份证、农保卡,直接去云霄税务局办证大厅受理”“‘低保’的申领流程这里讲得很清楚,大家可以点看来看”……

村党支部书记钟艺文告诉记者,村两委班子每天都要时不时点开“小微权力监督群”,群众有问题,马上反馈,村里有新动态,第一时间告知群众。

近年来,尽管基层小微权力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但决策不民主不科学不透明,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侵占截留等违规违法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群众监督渠道较窄,对“微权力”行使情况看不见、难监督。

去年5月,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在坡兜村推广。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以“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为总体架构,集公示公开、投诉举报、反映诉求等功能于一体。村民只需通过手机,便能详细了解所在村的村务、党务、财务等信息,有困难要解决、有问题要举报,都可以直接在平台反映。

村委会有摆摊车准备出租、荔枝产业园的荔枝接穗了、村里供水工程施工设计和预算情况……村里的大事小情,群众都能通过微信群了解。村民有地找说法,人人都有“主人翁意识”,很多“麻烦事”就在村民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迎刃而解。

去年,坡兜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一个个国字号、省字头的荣誉,印证着坡兜村的蝶变,也激发了村民们的凝聚力。在今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记者看到,无论是节目表演、美食制作,还是非遗体验,都是由坡兜村和隔壁村村民自发报名担任志愿者。大家忙前忙后,其乐融融,为了“办好自家盛会,给客人留下好印象”而拧成一股绳。

如今,坡兜村的“上坡路”还在继续:今年,荔枝林下生命公园、整村自来水入户、修渠建路等一系列的惠民项目正陆续完成,南姜、九指毛桃等畲药种植基地正在推广,研学项目将更加多元……富美畲村,阔步前行。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云霄乡讯报社 版权所有:云霄乡讯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