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莆顶村 张文森摄
莆顶村距县城约10公里,车程不到二十分钟。未进村庄,两排挂满黄色花朵的黄花槐已列队迎接我们。进入村庄的水泥道宽敞整洁,两边田野或是各色时蔬铺满地面,或是种着香蕉、枇杷、青枣、芭乐、龙眼、荔枝、黄皮等果树,皆是生机勃勃十分诱人。
进入村口,有明代石碑立于一角,碑面“圣旨”二字清晰可见。其右立有村碑,“莆顶村”三个黄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拐进一条巷道,几间古屋兀然闪在眼前,满是沧桑痕迹。我似乎听到岁月在远古尽头呼唤……
一面白灰快要褪尽的土墙上,“盘查封锁土匪”“勤洒扫”等标语依稀可见,时代的烙印非常明显,也彰显着这个红色老区村的人民群众觉悟之高。
在村中穿梭,时不时就跟回忆撞个腰,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穿越了。
后山崎头那棵巍然耸立的大榕树,在淳朴厚实的村民心中一直是一棵神树。300多年来,她一直庇佑着村庄及其子民,她让村民们感到踏实、坚强。
很快就站在莆阳楼前面。
门墙上方朱红色的“莆阳”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光。跨过门槛,豁然开朗:一座规模宏大的土楼赫然出现在眼前,“李氏家庙”就立在正中央,显得格外威严,格外引人注目。
我更兴趣于土楼里面的各种老物件。古墙,古瓦,古井,古门板,古石磨……每一件都散发出浓郁的古色古香,缝隙间布满古早味。两层土楼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墙瓦基本保存完好,房屋结构少有破损。我不禁感叹当时工匠精神和建筑水平之高。
“李氏家庙”是几年前才维修过的。进去后就看到“陇西衍派”和“旌义堂”两个牌匾高悬厅中,供奉着李氏祖先,金碧辉煌。李氏族谱封存轻卧,名人志士凌空高歌,排阵如鹤。
村里还建有个敬老院,“幸福院”寓意显而易见。
新建的“李氏宗祠”就在旧宗祠旁边。旧宗祠还没拆掉,小心翼翼地躲在新祠右手边,已经破烂不堪,偏偏给人历尽沧桑的感觉。院子里有一小片绿植却蓬勃盎然,让人有误入江南的错觉。
逢一村民从门口路过,马上给我们介绍起来,滔滔不绝不亚于专业导游。
斜对面有几间老房子,同样古老,外面墙壁上竖着几捆木柴,就是以前烧火用的那种,黑黑又瘦长瘦长的,一件蓝色旧雨衣很随意地搭在柴头上,竟是那般简单、寂寞。几只公鸡,几个孩童,在旁边空地上嬉戏,甚是闲情逸致。没有任何修饰,却让人顿觉烟火味十足,非常正宗。
旁边空地,有大半被各种野生草木占据,一棵木瓜树上硕果累累,惹得众人围观热议不停。
忽见一简易平房,墙壁明显刚粉刷不久,墙上画着一幅配色艳丽的油画,画的上方写着“我爱北京天安门”七个金黄色大字,令人油然而生爱国情怀。
“莆昌宫”就是林太师公庙,香火缭绕。大门两侧那副对联把其一生主要成就概括得淋漓尽致:“握掌文衡名传浙省,权司洞府灵庇莆阳”也寄寓着村民们美好的渴盼与祝福。
出了村庄,沿村外大道慢慢前行,但见山青水秀繁花似锦,全然没有初冬的味道,倒像是在夏末秋初的时光中穿梭……
一条小溪,宽五六十米,环村而过,蜿蜒流淌,潺潺流动,似小户人家的女儿提着裙裾轻轻走动,唯恐惊扰岸边盛放的花草。溪水清澈见底,不时可见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儿穿来荡去翻腾跳跃,热闹非凡。
脑海中忽然闪出两句诗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忽有十几座水墩横跨溪中,人走在上面,一步一跨,倒挺优雅,犹如走在唐宋街道上,很有种仿古的感觉。
两岸水草丰美,倒影如画,仙境般的幽雅宁静。抬头举目,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一片墨绿。人随景移,抑或随便伫立一角,便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自然,写意。
徜徉在藤蔓交错的田间小道,深呼吸,享受一种城里人少有的心情,纯天然原生态的空气让你流连忘返。
正是:“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岸上有座凉亭,干净清爽。站在亭上放眼望去,村庄隐在大片大片的绿色中。生机勃勃的图景,给人以误入桃花源的惊喜。看不到溪流尽头,它永远不停地伸向远方,如同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梦想……
午饭后,来不及多休息,我们一路前往另一座土楼——仁里楼。
仁里楼看着比莆阳楼更古老。墙面大多斑驳,嵌着几百年前的记忆。楼里中央有一古井,井沿粗糙厚实,如外婆手心里的老茧;四周长满杂草;井位还不低,井水清可照人。坐在井沿上,抬头仰望,竟有种“坐井观天”新解的赶脚。
楼里的住户都很朴实,对我们的来访表示好奇和欢迎。有个楼大哥特别热情,主动邀我们上他家阁楼参观。踩在吱呀作响又没有扶手的木楼板上,我有点害怕,但更多的是惊讶与探奇。阁楼跟楼梯一样老旧,墙壁黑乎乎的,楼上随便放着的衣物凌乱不堪,还有一些别的杂物。阁楼的窗户很小,恰好伸出一个头去,再挥挥手,很有古装美人倚楼相送的不舍。拍照下来,就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站在窗前,整座土楼倒是一览无遗,古色古韵,经典悠长……土楼地面铺满了鹅卵石,一些草苔、小藤枝从石缝间钻出来,很随意的样子,却给你浑然天成的感觉。走在一排排、一圈圈的鹅卵石上,明清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光慢慢推着你往前,惊喜连连,有些迷恋,有些恍惚……
绕到田间小道,则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一大片千层小叶榄树如水墨画般横亘在不远处的山峰前,自有一种“浪来知风狂,无畏任挺腰”的气质与魅力。走到溪坪自然村,村外有棵古秋枫树,树干很粗,要五六个大人手拉手才能环抱得过来。当地人说此树龄约600年,依然根深叶茂,繁盛如初。
除此之外,莆顶村境内至今还保留有农耕时期的古码头、旧榨糖寮、榨油寮遗址及明代溪南陈圣王庙遗址,保存着古代行乐图画像精品及南阳楼设计图、古帆船模型等实物。她虽只是一个小山村,却是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色优美、民风民俗淳朴之地。
莆顶村,又是革命老区一块红色的土地,象征着希望与力量。
莆顶村,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瓜果飘香如镜溪泉,建筑淳厚绿色荫连,无愧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美誉。
正所谓:莆顶古村美,古韵情更浓。
(吴秀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