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的枇杷生态观光产业园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本报讯 眼下,枇杷采摘已接近收官,但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的种植户并没有闲下来,他们一边忙着给刚刚摘完果实的枇杷树施有机肥,一边忙着嫁接新品种植入“新成员”。
枇杷被誉为“开春第一果”,是棪树村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10年,棪树村枇杷衍生品产值107万元,人均收入0.92万元;到了2021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提升至580万元和2.54万元。十年弹指一挥,小小的枇杷涌动大大的活力与潜力。
然而,比起“亮眼成绩”,目前当地主打的枇杷品种“早钟6号”,从1993年引进至今已整整30年,品种结构相对单一的短板亦是明显。
如何让枇杷产业发展更加根深叶茂?棪树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
优新品种推广是迈开新步伐的第一步。去年底,该村通过有关部门牵线搭桥,从省农科院引进“三月白”“新白8号”“东湖早”“香妃”等优新品种。
“三月白”属于早熟品种,“香妃”等品种属于晚熟品种,采摘期在五月份左右。截至今年3月,全村已有89户种植户参与推广试种,完成嫁接800株、约20亩。目前,试种成活率达80%。
这些引进的新品种嫁接成功之后,两年后将迎来结果。“经测算,届时村里枇杷的采摘季将至少延长一个月,可带动旅游性收入增长30%,种植收入增长20%。”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二级主任科员、棪树村挂职村干部汤子杰说。
提升品质则是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当地村民吴素华早前“触网”当主播叫卖枇杷,被粉丝亲切称为“枇杷姐姐”。如今她退居幕后,专注枇杷种植。
“现在枇杷的知名度有了,市场也打开了,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了,必须从种植源头把好质量关。”吴素华表示,这也是她当回果农的主要原因。
在吴素华看来,采摘后的枇杷果树犹如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需要营养品来“补身壮体”。为此,她积极发动当地种植户,抢抓当下宝贵时机及时施肥,为枇杷树提升品质、确保来年丰收打好基础。
“健康、低糖乃至无糖是消费者对饮品的新需求,这给浑身是宝的枇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也给村民创收带来了机遇。”除了提升产品品质,吴素华还紧跟市场趋势,向村民收购当季的枇杷干叶,用干叶和枇杷花熬制盒装枇杷露,扩大事业半径。
目前,云霄已开发枇杷果汁、果酱、蜜饯、果酒等系列产品,以及枇杷叶、枇杷叶茶、花茶等综合利用加工产品。
春季卖鲜果,夏季卖枇杷蜜饯、罐头,秋冬卖枇杷露、蜂蜜等,把“一季”的水果做成“四季”的生意,这是棪树村枇杷产业锚定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棪树村将以优新品种推广为契机,围绕枇杷这一地标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枇杷种植与农家休闲娱乐、红色文化、竹编制作体验等深度融合,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汤子杰表示。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