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林
本报讯(朱乔柽 方志南 朱淮杰 张金婷)为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云霄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云霄融媒”微信公众号开设“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之云霄红色记忆”专栏,展现原中央苏区县——云霄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重点向云霄人民讲述红七师越过盘陀岭、红九师挺进梁山、坪水高举苏维埃大旗、荷步人民支援红三团、古楼革命风暴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让云霄人民从红色记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毅前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谱写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上个世纪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还泱泱华夏一个大好河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当中。这些革命前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未来。这其中,就包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戎马半生,却甘愿放弃军衔评定的谭震林同志。
谭震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中国共产党人。1902年4月他岀生于攸县联星街道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追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从此他舍生忘死,血战疆场,为拯救苦难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民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并牺牲了5位亲人。新中国建立后他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岁月中,他为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曾在云霄留下了革命足迹,在云霄人民心中,记忆从未消散,历史仍在回响。
1937年7月16日,漳南大地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在“漳浦事件”中,红三团、独立营千余名指战员被背信弃义的国民党157师强行缴械;在“月港事件”中,闽粤边特委及云和诏县、区委12名主要领导人被国民党保安队捕杀。一时间,闽南上空乌云滚滚,反动势力甚嚣尘上。
“漳浦事件”发生当晚,卢胜、王胜、林少克、陈高顺等二十几人逃离虎口,在漳浦下布清泉寺宣布重建红三团,由卢胜任团长。随后,卢胜带领队伍返回乌山,挖出埋藏的破旧枪支,在陂下、梅林、仙石、水晶坪一带乡村活动,继续坚持战斗。原红三团参谋长王胜则前往闽西,向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汇报“漳浦事件”真相,请求支援。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张鼎丞、谭震林听了王胜的汇报,义愤填膺,当即表示要尽力帮助闽南党和红军尽快恢复武装斗争,同时给了王胜部分武装,让他先行一步返回闽南。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带领精干武装下闽南,帮助闽南党和红军重振士气,恢复武装斗争,同时扩大抗日救亡宣传,维护闽南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至1932年,历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共茶陵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四军第二、四纵队政委,红三军团第十二军政委,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央红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领导闽西南军民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是一员骁勇善战、威震敌胆的虎将。
1937年8月下旬,谭震林肩负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重托,在平和和中区区委书记陈天才的引路下,率领一支40多人的闽西精干武装奔赴闽南。谭震林一行取道平和大丘尾村,进入大芹山腹地,与平和县委书记林路取得联系。谭震林告诉同志们:“国民党制造‘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是不得人心的,我们要揭露他们反共反人民的阴谋。目前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能因为一、两次挫折就动摇退缩。我们要继续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行国共合作,同时要尽快恢复武装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谭振林的一席话,使同志们茅塞顿开,沉积心头一个多月的忿懑、低迷情绪一扫而光,斗志倍增。
9月中旬,谭震林在平和后溪村与从漳浦突围出来的红三团战士取得联系,并很快找到红三团团长卢胜。卢胜向谭震林汇报了“漳浦事件”发生当晚的博弈境况,并陈述了当前制约恢复武装斗争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大部分战士没有武器。谭震林充分肯定卢胜迅速重建红三团的工作成效,并答应解决红三团战士的枪支缺乏问题,他当即向红九团首长写了一封亲笔信,请求拨给一批枪支弹药,很快便要到了40多杆步枪和一批弹药。顿时,整个红三团驻地沸腾了,全体指战员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有了枪支弹药,就可以迅速恢复武装斗争了!
谭震林告诉卢胜:“党中央正在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北上抗日事宜。你们当务之急就是扩大抗日救亡宣传,唤醒民众,发动更多青壮年参加红军。同时,要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对顽军的挑衅不能一味忍让,该斗争时就要坚决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遵照谭震林的指示,卢胜派出红军指战员奔赴云和诏边的陂下、梅林、陂下及乌山腹地的水晶瓶、半岭一带乡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宣传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发动青壮年参军,壮大红军队伍。至10月上旬,重建后的红三团已发展至200多人,改称“闽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
然而,国民党当局认为缴械后的闽南红军已丧失战斗力,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多次大举进犯乌山革命根据地,捕杀革命群众,焚毁革命基点村,劫掠财物,无恶不作。谭震林、卢胜商议后,决定利用敌人对我方情况不了解、贪功冒进的弱点,好好教训教训国民党顽军,以振奋军心民心。
1937年10月16日,卢胜派遣一支小分队到车仔圩、下洞一带公开活动,故意暴露目标。战士们到处张贴标语,宣传抗日救亡道理,还严厉警告了一批反动分子,其目的在于引“蛇”出洞。果然不出所料,国民党省保三团张闾中队和云霄县保安大队接到“匪情”报告后,立即集合人马,气势汹汹地扑向下洞村。当敌人临近村庄时,机智的红军战士及时撤出,让敌人扑了个空,因天色已晚,敌人不敢追击,当夜驻扎下洞村。
第二天天还没亮,卢胜指挥战士们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泗近塘至大沙岗一带山上设下伏击圈,然后派出一支小分队去下洞村骚扰保安兵,诱敌深入。目空一切的保安队,竟然毫无觉察,长驱直入,紧紧尾随红军小分队直至泗近塘村。当小分队攀上山头与埋伏部队会合时,敌人浑然不觉,顺着山沟,排成一字形队列,穷追不舍。
山头上,卢胜见敌人已全部进入伏击圈,便下令发起攻击。顷刻间,轻机枪、步枪、驳壳枪对着敌群怒吼起来,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闽抗第三支队与闽西武装并肩战斗,居高临下,痛击保安兵。敌人被打得昏头转向,乱作一团。卢胜命令号兵吹响冲锋号,红军战士个个如猛虎下山,奋勇杀向敌阵。面对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闽西和闽南红军,敌人毫无招架之力,溃不成军,仓皇后撤。红军战士乘胜追击,把敌兵追杀至下洞一带。这一仗,共毙敌20多名,缴枪20多杆。
这次泗近塘战斗,是谭震林率领闽西武装下闽南后,为振奋军心民心而实施的最漂亮的一次反顽自卫作战,也是红三团重建后的第一仗,旗开得胜,政治影响良好。这次战斗的胜利,彻底戳穿了国民党闽南当局所谓“闽南红军已被消灭”的谎言。狠狠教训了反共反人民的国民党顽固派,严正警告了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乌山地区反动势力,有力维护了日益深入人心的闽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红军还在!红军还在!”、“红军在泗近塘、大沙岗打了个大胜仗!”乌山人民扬眉吐气,踊跃报名参加红军,闽抗第三支队迅速发展至300多人。
泗近塘大捷后,谭震林带领闽西子弟兵返回闽西。将近两个月的闽南之行,谭震林为鼓舞闽南军民的革命斗志、迅速恢复闽南地区的武装斗争、惩戒国民党顽固派、维护闽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1月,在谭震林亲自指导帮助下迅速发展壮大的闽抗第三支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奔赴苏皖抗日前线,汇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