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上坑村南部、马山村西北侧有马径山脉。东面有七星山支脉白泉山御史岭,俗称牛屎岭。七星山以七座山丘高低起伏、迤逶连绵,排成北斗七星阵势,由北向南蜿蜒而来,高度渐次降低,到核心区明林偕春墓附近又延伸向东,收脉于支脉中尾段上坑村南溪畔,隔溪与岩前山相望。御史岭地势成马鞍状,往北接风吹岭,望东地势坦荡,连接漳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云霄盆地,东南直达出海口,古有石矾塔砥柱中流,今有特大桥环锁大江。北麓有汤朱方三结义墓坐镇山陲,见证闽各姓移民祖先雍和发展的民情习俗。这里山势绵延起伏,岭南岭北在降水、温差、风力状况等差异显著,既是城郊冲积平原区域气候指数分界线,又是阻滞东南风长驱直入的分水屏障。漳南海线通道在上坑、马山交叉处分西、南两路,自古就是古驿道和交通要冲,有驿道连接莆美、云霄两城,并往南可通沿海、诏安和粤东潮汕,是历来漳州经岭南天然谷口和军事关隘,成为据险防控的形胜之地。这御史岭得名的由来,源自于安葬明贵州道监察御史江环。
一、江环墓与御史岭由来
图为康熙壬申年(1692年)印制的江环《诗经衍义》
江环字启运,号缙云、晋云,生卒年不详。民国《云霄县志》载为“漳浦云霄人”,新编《云霄县志》载为云霄莆美村人;但清《云霄厅志》卷12“选举·明甲科”载:“万历十四年丙辰,唐文献榜,火田寨人,贵州道御史。”据永定县《济阳江氏高头族谱》载:永定高头江氏开基祖江晔世,系唐初南来开漳的府兵校尉江延兴的后裔。江晔世的第八世孙江肇锡、肇三俩兄弟徙居平和新安里。至明永乐间,其后人分衍云霄火田溪口村,在“老屋湾”建江家寨俗称“寨仔”。江环少年时,在其父江渭(后以子环贵,封平湖知县)严格教督下勤学不倦,入漳浦县学时已有名气,从师于江口社寒儒庠生“碧沙先生”杨梦鲤(字尚化,号碧沙)。明万历十年(1582年)中举人,十四年登进士。初任浙江平湖县令,遇事善于决断,审洗沉案有方,作到弘正抑邪,尽显才干和见识;不久升贵州道监察御史。此官初属正七品衔,在外是代天子巡狩的巡按,掌管弹劾建言、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政事。藩服大臣与州县官吏,均仰其声息,权力极大。他秉性刚强,处理案件和检举弹劾不畏避权势显贵,以弘正抑邪为己任,并从国家大局考虑,屡次不顾自身安危,救护富有才学、蒙受冤狱的朝臣,被誉为“姜桂之性,老而愈辣”。江环未出仕时,家族于村中孱弱,其母常受大姓邻居欺凌,为官后乡人恐遭报复,但他宽宏以对、淡然忘怀,尽显包容大度的器量。
江环潜心钻研诗经,常在生活上照顾杨梦鲤。当他得知恩师撰著《诗经衍义》,就帮其作序刊发。但成书后读者甚少,几乎无人关注问津。杨梦鲤深感自身无非寂寂草野之士,为达成出书传儒意愿,嘱咐江环重新再版,强调要合署姓名,江环这才同意谨尊师命。经师徒宵昼不懈地修订补充,再讨论经解、阐思研虑,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让读者容易读懂悟道,有助于后学者。此著合署再版后大为流行,一时被奉为“阐发朱熹理学传本内在精义的正宗范本”。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年)十月,徽州文林堂梓行的《诗经衍义》为“江晋云先生原本”,系吴趋、吴荆山订正,蓝陈略作序。因故清光绪《漳州府志·艺文》称,“往岁原本尚有列杨氏名者,今亡矣!”此著原来署名江环、杨梦鲤,但后世再版仅署江环。此类“文以人扬名”“师因生而荣”现象,着实坐冷了真正著述论世之人。
江环去世后,赐葬于云霄白泉山,民间以御史命名山岭,并取谐音惯称“牛屎岭”。邑中士林以江环著述、传播儒学有功于后世,将其配祀朱子祠(紫阳书院)。载入《钦定四库全书》的《鹿洲初集》为清广州知府、漳浦赤岭人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所著。他在“卷一”评道:“著书立説有功后学宜祀也,则有若江晋云环。环为平湖令,廉能著声,为御史方正謇直。所著《诗经衍义》一书,为士林所宗,有裨后学甚大。浦邑云霄朱子祠土人私议,以晋云配享,盖佩服其书不忍忘所自也。”清《漳州府志》、民国《云霄厅志》载称:“越百年后,云霄祠祀之,以配于朱子,谓其阐思研虑,有功于后学无穷也。”云霄紫阳书院学舍(秋瑾故居)供奉的“七先生”,即明朝贵州道御史、云霄火田寨人江环,漳州知府、浙江余姚人施邦曜2人;清代漳浦知县、浙江鄞县人陈汝咸,浙江归安人汪绅文;云霄厅同知、江苏无锡人薛凝度,浙江乌程县人章辅廷、云南昆明人倪惟钦等5人。除了弘扬阐发朱子理学精粹的本地人江环,都是游宦漳州、漳浦及云霄履政惠民、倡兴义学的外地人,深蕴着崇正学、表循良、传文明的风尚。“先生”乃对古代学术翘楚者、有德政官吏的尊称。江环既是七先生中最年长学者,也是惟一以著述宏篇受供祭的云霄籍名贤。
江御史墓位于御史岭西南侧,面朝漳南古驿道岭坡,可惜毁于民国初年云诏公路拓展建设中。民国7年(1918年),援闽驻漳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成立工务局,拟建途经云霄的龙汕公路。民国9年,因奉调回粤讨伐桂系军阀而中止;民国11年,漳龙公路分局承建云诏路段,再因驻闽奉、皖系军阀爆发矛盾中断。民国18年,国民党驻漳陆军49师师长、诏安东峤人张贞投资成立龙诏汽车公司,开筑漳州至诏安的龙诏公路,受云霄漳江阻隔分云浦、云诏2段公路。次年辟建云诏公路时,为确保经御史岭坡地铺路通车,而捣毁江御史墓,并切穿龙脉分水高地,将岭鞍路径破出高差约9米的凹口,变成一道山体狭缝的风穴,局部会产生峡谷风暴效应。民国21年,云霄经堂口经御史岭至大埔10公里公路通车。1950年,华东支前委员会商请军政委员会成立漳汕公路指挥部,另建海线公路自原漳浦界浯田起,经云霄高塘溪边路出经堂口接云诏公路。后来随着国道拓展浇筑水泥路面,多座废墓石构残件被搬去铺桥。
2005年10月15日、2009年3月26日,笔者两次赴马山村搜集郑和碑资料,勘察村外农耕路沟渠铺砌的两座石桥,所用砌筑构件均来自邻近墓上建筑。其中一座由一块墓碑、两支石烛及其他石构件作梁铺卧而成,于是只作登记存档,以待日后征用。这块墓碑系明进士林白云暨刘氏合葬墓,清康熙二年(1662年)仲春长男尧发立。如果是墓主人为云霄人,时间最接近的只有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韶州府推官、黄道周学生林翰冲。此君因牵涉业师黄道周反清归隐,去向不明,但卒后安葬于伯父林偕春墓附近极有可能。据上坑当地人介绍,御史岭西面还有古楼林氏二房“天鹅孵蛋”祖墓,系明中期开基诏安和潮州,出过嘉靖壬辰(1532年)科潮州海阳状元林大钦。
另两支石烛则传为御史岭西马山村江御史墓前之物。近年马山村外开发整地,听说石梁构件已被填埋,笔者配合林联中用钩机持续深挖无果,却意外征收一方来自狮山村西的三普文物点石刻《猫狮桥碑记》。后来听收藏家龚楠说,他藏有一对石烛,是从土方车运走之物中购得,已运至家门口保存下来。当他获悉属于江环墓前构件并已作过记录,表示愿以公益捐赠县博物馆。这对石烛又称望柱,上联以篆书“龙章”冠首,镌古篆隶“业可开先,式穀乃宣猷之本”;下联为“泽堪启后,诒谋裕作牧之方”。“式穀”系谓赐以福禄,以善道教子为善;“宣猷”系明达而顺乎事理;“诒谋”指为子孙妥善谋划。“作牧”为畜牧,放牧,泛指担任州郡的地方长官。此联常见于清代诰命父母的圣旨(诰文),寓示父以子荣、母因子贵。考江环任过浙江平湖县令、贵州道监察御史;其父江渭以子江环贵,曾获荫封为平湖知县,故可确证系江环御史墓前石望柱。
据当地传说,这御史岭的由来,另有数位朝廷御史或流放岭南官员经此停留的传闻。诸如明万历帝曾密令南京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执掌纠察百官纪律之责的钦差大人海瑞(字汝贤,号刚峰,琼山人),两度途经此岭明察暗访河道按察使、山东兵备按察使张纯故里莆美堡的乡情民况。结果村中男耕女织、就文习武、秩序井然,呈现“乡泰民安”的升平迹象。海瑞北归后具表复旨,称其制内乡实民安、律己守法,定无某臣异议诬奏其乡里子侄欺行霸市等不端行为。而组织民防习武,也只是为了沿海抗倭,于是如实汇报并指责官吏弹劾和污蔑中伤的行为。张纯通过朝廷两度严峻的考核后,再经海瑞陈情上奏,万历帝恢复其湖广巡抚的官职,并以治河通漕的事功,两度恩蒙钦赐,加至二品薪俸。鉴于游宦途经此岭只是短暂过往,其获名确与安葬江环御史有关。
(作者:汤毓贤)